保時捷近日發布了其2025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結果令人意外地全面低于市場預期,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股市的劇烈反應,開盤后其股價急劇下滑,跌幅一度超過7%。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保時捷在該季度的營業收入為88.6億歐元,與前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7%。更為嚴峻的是,營業利潤僅為7.6億歐元,同比大幅下滑了40.6%。銷售回報率也從去年同期的14.2%顯著下降至8.6%,觸及了近年來的谷底。
銷量數據同樣反映出保時捷面臨的挑戰。全球范圍內,保時捷一季度交付了71470輛新車,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8%。而在中國市場,情況更為嚴峻,一季度僅交付了9471輛新車,同比暴跌42%。事實上,保時捷在2024年全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下滑至5.69萬輛,同比減少了28%,從而失去了其連續八年占據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地位。
保時捷的首席執行官奧博穆在分析中指出,公司當前面臨三大核心挑戰。首先是中國市場的結構性調整,這是一個長期趨勢,對保時捷的銷量產生了直接影響。其次是電動化進程的放緩,這需要保時捷調整策略以應對。供應鏈的緊張狀況也限制了產品的供應。
盡管面臨這些挑戰,奧博穆仍強調保時捷的基礎依然堅實。他提到,公司擁有強大的產品陣容、高價值的品牌認知以及穩固的高價值用戶群體,這些都是保時捷寶貴的資產。
為了扭轉在中國市場的頹勢,保時捷已經采取行動,在上海投資建立了全新的中國研發中心。該中心計劃在下半年正式投入運營,并將推出首款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信息娛樂解決方案,預計將在2026年正式應用于保時捷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