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近期揭曉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成績單,數據揭示了這條國家級高鐵線路的最新運營狀況。據統計,該季度京滬高鐵實現了102.23億元的營業收入,與去年同一時期相比,增長了1.16個百分點。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了29.64億元,盡管增幅微小,僅為0.03%,但每股基本收益仍穩定在了0.0604元。
將視線拉長至整個2024年度,京滬高鐵的全年營業收入更是達到了421.57億元,同比增長3.62%。同時,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實現了顯著增長,同比增長率達到10.59%,總金額為127.68億元,這些數據無疑彰顯了京滬高鐵穩健的發展步伐。
京滬高鐵,作為連接北京與上海的重要交通動脈,跨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和上海七省市,全長1318公里。在這條線路中,橋梁長度占據了主導地位,達到了1060公里,隧道長度為16公里,而路基部分則為242公里。全線共設有24個車站,設計時速與運營時速均為350公里,為旅客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出行體驗。
作為東北、華北與華東地區的重要高鐵干線,京滬高鐵不僅極大地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更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其高效的運營模式和便捷的服務,不僅促進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也為旅客提供了更加舒適便捷的出行選擇。
在運營模式上,京滬高鐵采用了委托運輸管理模式,將沿線的運輸管理任務交由北京、濟南和上海鐵路局集團負責。同時,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則承擔著牽引供電及電力設施的運行和維護工作。這一管理模式確保了京滬高鐵的高效運營和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