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酒店機器人已成為酒店行業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關于它們是否真的能夠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業界卻始終存在不同聲音。據最新數據披露,一家深耕酒店機器人領域的科技公司,在過去三年內累計虧損額已超過8億元人民幣。
這家公司的核心業務幾乎完全聚焦于酒店機器人,其收入占比在2023年更是高達95.1%。然而,市場環境的嚴峻挑戰卻讓它步履維艱。由于酒店行業普遍面臨預算緊縮,加之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機器人產品的市場價格從最初的13萬元大幅跳水至如今的2萬元以下。雖然這種價格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銷量的提升,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更為嚴重的虧損。
盡管面臨重重困難,這家公司依然憑借與國際知名酒店集團的緊密合作,成功將其產品推廣至3萬家酒店。在2023年,該公司更是以12.2%的市場份額,在中國酒店場景機器人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然而,一位資深酒店管理專家卻透露了不同的聲音。他指出,盡管機器人理論上能夠減少人力需求,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遇到了諸多難題。在一家規模龐大、客流量密集的酒店中,引入機器人后并未如愿提升配送效率,反而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而被棄用。
與此同時,酒店機器人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2023年,全球酒店機器人市場前五名的市場份額差距已經縮小至不足8個百分點。在這一背景下,一些新興企業如九號機器人和擎朗智能等,憑借其在多場景適配和人機協同等方面的創新優勢,正在迅速崛起并搶占市場份額。這些新興力量的加入,既為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也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