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網信辦)對全球芯片巨頭英偉達進行了正式約談,這一舉動引發了廣泛關注。約談的核心焦點在于英偉達向中國出售的H20算力芯片,據稱該芯片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包含“后門漏洞”,能夠被“追蹤定位”甚至“遠程關閉”。
據國家網信辦發布的通報顯示,此次約談的背景主要基于兩點重要信息。首先,有美國議員提議,要求出口的先進芯片必須內置“追蹤定位”功能。其次,有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透露,英偉達在算力芯片中集成的“追蹤定位”和“遠程關閉”技術已趨于成熟。基于這些信息,國家網信辦為保護中國用戶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根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及《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對英偉達進行了嚴肅約談。
這一事件使得那些已經大量采購H20芯片的中國企業陷入了尷尬境地,同時也讓360公司的創始人周鴻祎的觀點獲得了更多關注。在不久前舉行的2025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周鴻祎在與媒體對話時明確表示,芯片采購應盡可能轉向國產產品。他強調,雖然國產芯片與英偉達等國際品牌存在差距,但只有通過實際應用,才能推動國產芯片的不斷改進。他透露,360公司最近采購的芯片主要來自華為,因為對于推理任務而言,國產芯片性價比更高,而H20芯片則顯得較為尷尬。
事實上,英偉達CEO黃仁勛此前曾訪問中國,并表達了英偉達希望擴大對華芯片出口的意愿。然而,就在中美談判之際,英偉達被曝出向臺積電追加了30萬片H20芯片的訂單,這一舉動引發了外界對其傾銷策略和市場策略的猜測。與此同時,國家安全部此前已提醒過境外芯片可能存在后門問題,此次網信辦的約談更是直接針對H20芯片的安全漏洞,要求英偉達對此進行說明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周鴻祎指出,H20芯片雖然具備一定的算力優勢,但其內存和帶寬等方面的表現已不再突出。更重要的是,由于部分中國企業對英偉達存在依賴,使得H20在中國市場仍有一定份額。然而,如果H20芯片真的存在后門問題,那么這將對中國企業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構成嚴重威脅。特別是當這些芯片被用于構建AI大模型時,一旦英偉達通過后門進行遠程操控或數據竊取,將對公民隱私和國家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周鴻祎還透露,作為一家互聯網安全廠商,360公司非常清楚境外芯片可能存在的后門與漏洞安全問題。他指出,芯片制造涉及多個環節和眾多供應商,很難對每個環節進行嚴格的安全監控。同時,由于《美國芯片安全法案》的要求,美國高端芯片可能已集成了跟蹤、定位和遠程關閉等功能,這使得英偉達芯片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因此,周鴻祎認為,中國企業在采購芯片時應更加謹慎,優先考慮國產芯片,以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隨著國家網信辦對英偉達的約談,以及國內外對芯片安全問題的日益關注,中國科技企業正面臨著更加清晰的選擇。一方面,他們需要繼續推動國產芯片的研發和應用,以擺脫對國外芯片的依賴;另一方面,他們也需要加強安全意識,防范境外芯片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愿意支持國產替代、注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企業,將有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