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端零售地標SKP股權變動,博裕基金成新股東
京城高端購物場所SKP的歸屬權近日發生了重大變化。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信息顯示,博裕五期美元基金(博裕基金)已計劃通過其關聯公司,收購北京SKP的部分股權。盡管交易的具體金額尚未公開,但此次股權變動無疑將對京城高端零售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交易之前,北京SKP的股權由北京華聯和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分別持有40%和60%。交易完成后,博裕基金的關聯方將通過財務投資方式,間接獲得北京SKP約42%至45%的股權。根據早前的報道,雙方已就管理和運營業務接近達成協議,整體估值介于40億至50億美元之間,折合人民幣約290億至364億元。
盡管2024年北京SKP的營收有所下滑,疊加全球奢侈市場的遇冷背景,這一交易仍引起了廣泛關注。市場有觀點認為,華聯集團此舉意在“甩包袱”。然而,資本市場卻給出了不同反應,華聯股份在交易消息傳出后股價跌停,下跌9.82%,顯示出投資者對此次交易的擔憂。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北京SKP獨立于華聯股份,但同屬北京華聯集團旗下。
北京SKP的前身是新光天地,于2007年在北京朝陽區大望路開業,是臺灣新光三越進軍大陸高端零售市場的重要布局。憑借新光在奢侈圈的人脈,新光天地開業之初就成功吸引了GUCCI、FENDI等700多個奢侈品牌入駐,成為京城奢侈品購物的首選之地。2012年,華聯與新光三越因管理層矛盾分手,新光三越退出,2014年新光天地更名為華聯SKP。
華聯集團董事長吉小安對傳統購物中心的“收租模式”持保留態度,因此將SKP重新定位為兼具直營采購的精品百貨公司。這一變革為SKP帶來了顯著的成功,自2011年起,北京SKP連續十年蟬聯全國單體商場業績第一,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店王”。2023年,北京SKP的銷售額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265億元。
SKP的成功不僅在于其獨特的定位,更在于其創新的商業模式。盡管SKP宣傳買手制,但大部分收入仍來自租金和銷售額扣點。北京SKP的租金水平在中國商業地產中首屈一指,一樓沿街店鋪的租金甚至可以達到每天每平方米200元以上。SKP還通過自營買手店SKP SELECT引入小眾設計師品牌,并打造藝術展覽和新奇特的體驗中心,吸引年輕消費者。
然而,近年來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布局發生了顯著變化。過去幾年,SKP以激進姿態進入新一線、二三線城市,但多數項目至今仍未開業。隨著高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集體收縮,SKP的重奢時尚定位和重資產運營模式面臨挑戰。因此,北京華聯集團選擇此時拋售SKP股權,或許是為了套現離場、反哺主業。
與此同時,博裕基金收購SKP股權的邏輯可能在于補齊其“高端消費生態矩陣”。博裕資本已投資小紅書、跨境快時尚SHEIN等多個消費產業鏈關鍵環節。若能成功收購SKP,博裕資本將實現從線上社交電商到高端實體零售的全鏈路布局。
隨著消費環境的變化,奢侈零售市場正朝著服務更極致、更本地化的方向發展。南京德基廣場等以“本地生活方式”著稱的高端商場正成為新的奢侈頂流。這些商場通過提供24小時營業、網紅廁所和超越購物范圍的會員體系服務,吸引了大量高端消費者。因此,SKP能否及時調整策略,繼續保持在高端零售市場的領先地位,將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