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上,傳統豪華品牌“BBA”強勢回歸,再次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自主品牌憑借這些前沿科技,銷量迅速攀升,市場份額在2024年已高達60%,無論是銷量還是聲量,都占據了顯著優勢。
據統計,2025年一季度,中國L2級及以上輔助駕駛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搭載率已超過60%,這一數據在全球范圍內都處于領先地位。其中,支持全場景領航的L2+級別高階輔助駕駛,更是引領了行業的發展潮流。然而,智能駕駛技術所引發的一系列事故風險,也讓消費者開始產生顧慮。盡管新技術極具吸引力,但這些頻繁改款的“新”品牌和“新”車,是否真的值得信賴,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的疑問。
在上海車展前夕,工信部發布了一則關于輔助駕駛的通知,要求車企必須充分進行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嚴禁夸大和虛假宣傳。同時,動力電池的最新法規也在車展前正式落地,技術要求從之前的著火、爆炸前五分鐘提供報警,提升為不起火、不爆炸。
從政策層面到消費者群體,質量與安全都成為了新的焦點。在這一背景下,過去百年來一直強調“質量”與“安全”的傳統豪華品牌,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與自主品牌18個月的整車開發周期相比,以奔馳、寶馬等為代表的“BBA”們,開發一輛新車仍需3-5年,這也導致了傳統豪華品牌在智能化方面暫時落后的局面。
然而,在本屆上海車展上,“BBA”們終于發起了反擊。除了迅速追平自主品牌的智能化表現外,傳統豪華品牌還亮出了新的殺手锏。奔馳推出了一系列新車,其中純電CLA長軸距版尤為引人注目。這款車是奔馳迄今為止“最智能”的產品,搭載了基于端到端技術路線的高階智駕功能,實現了從車位到車位,涵蓋復雜路況的全場景輔助駕駛。同時,純電CLA還首發搭載了奔馳自研的MB.OS操作系統,提供了更加通暢、豐富的中文使用體驗。
但純電CLA上更值得關注的,是奔馳對純電汽車續航里程與電耗的控制。在85kWh的三元鋰電池上,純電CLA實現了CLTC工況下866公里的續航成績,百公里電耗僅需10.9kWh。奔馳的秘籍在于其搭載的兩檔變速箱,這套變速箱幫助奔馳減少了至少15kWh動力電池的使用,降低了成本。雖然這類變速箱已不存在絕對的技術壁壘,國內新能源車企也能購買到相同的產品,但對于奔馳這樣的豪華品牌而言,其在系統性工程方面的優勢得以凸顯。
與奔馳不同,寶馬則將智能化的目光瞄向了座艙。寶馬宣布將與阿里巴巴展開合作,中國市場的寶馬新世代車型將應用阿里通義大模型。同時,寶馬還為新座艙系統注入了全新的技術,如長度超1米的視域投影屏和異形中控屏幕,這些設計都更加符合人類開車的視覺和操作習慣。寶馬的智能化策略依然服務于其駕駛內核,新世代車型更是以駕控為產品重心。
車展前夕,寶馬的新世代概念車進行了一場54°的極限爬坡挑戰。這得益于其搭載的分布式四電機系統、主動空氣動力學系統以及動力+底盤融合的駕控大腦。這些技術讓寶馬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地面坡度掃描,同步調整空氣動力學組件的下壓力和懸掛系統的阻尼系數。通過工程師的調校,這套系統還可以讓后輪在高速過彎時產生最大8°的反向偏轉,提升了整車的性能和穩定性。
在上海車展的聚光燈下,奔馳的變速箱技術和寶馬的駕控革新,無一不在提醒消費者:百年品牌仍然具備難以替代的優勢。然而,距離用戶更近、迭代速度更快的自主品牌,也的確在產品力和性價比方面展現出了大幅優勢。這場豪華品牌與自主品牌的競爭,最終也許會指向同一個方向:真正的豪華車,既需要智能化帶來的鋒芒,也需要質量與工程體系帶來的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