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場由懂車帝策劃的智能駕駛測試風波不斷,不僅將多家車企卷入輿論漩渦,也讓懂車帝自身站在了風口浪尖。
這場原本旨在科普的測試活動,卻因測試過程中的變量控制不當及結果傾向性明顯,意外變成了特斯拉的“營銷舞臺”。國產車企對此大多選擇了沉默,唯有鴻蒙智行委婉表達了不予置評的態度,并公布了自家上半年的輔助駕駛報告。
測試中,華系車成為爭議焦點。被譽為“科技車皇”的問界M9,不僅未能戰勝特斯拉,甚至輸給了長城的魏派藍山。網友對此反應強烈,指責懂車帝測試標準不一,存在人為干擾,特別是在華為參與起草工信部自動駕駛規范的敏感時期,測試結果引發了外界的諸多猜測。
更令人矚目的是,央視在事件發酵后悄然修改了相關微博內容,刪除了“央視新聞聯合懂車帝”的描述,僅保留“懂車帝在真實道路測試”的表述,此舉無疑加劇了公眾對測試公正性的質疑。
技術層面的爭議層出不窮。懂車帝聯合央視推出的《懂車智煉場》節目,聲稱對36款主流車型進行了大規模輔助駕駛實測,模擬了多種高危事故場景。然而,測試結果一經公布,便因變量控制不嚴而飽受詬病。例如,不同車型在測試中的車速和跟車距離存在顯著差異,特斯拉的測試條件明顯更為寬松。
網友還指出,在問界M9的測試視頻中,方向盤被強制回正導致碰撞,懂車帝雖解釋稱這是AEB觸發后抑制了NCA繞行功能,但人為干預的質疑聲依然不絕于耳。面對質疑,懂車帝強調測試是“科普節目”,從未做官方排名,但這種回應并未平息爭議。
測試的公正性問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一方面,特斯拉在測試中大放異彩,而國產車企則集體失聲,尤其是在特斯拉即將推出新品的敏感時刻,這種一邊倒的結果無疑加劇了公眾對測試設計公正性的質疑。另一方面,測試場景設計脫離實際、變量差異顯著以及傳播效果失衡等問題,也讓測試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央視的快速“割席”動作更添了幾分耐人尋味。原宣傳中的“央視新聞聯合懂車帝”表述被刪除,評論功能也轉為“精選”模式,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公眾對測試公正性的擔憂。
在這場風波中,懂車帝試圖兼顧科普與評測的雙重角色,卻未能明確區分兩者的邊界。作為科普,它未能充分揭示技術局限;作為評測,它又因標準不一而備受質疑。最終,這場測試不僅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暴露了媒體自身在測評領域的局限。
盡管爭議不斷,但這場測試也暴露了智能駕駛行業的諸多痛點。例如,AEB與導航輔助系統的功能沖突、夜間場景下激光雷達車型表現不佳等問題,都亟待行業給出解決方案。同時,公安部也適時提醒消費者,當前所有量產車均為L2輔助駕駛,駕駛人需全程監管,“脫手脫眼”將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