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技術領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于近日揭曉,集團副總裁兼技術委員會主席屈恒通過微博分享了喜訊:小米AI團隊的兩篇重量級研究成果成功入選即將召開的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ICCV 2025。這一成就隨即得到了小米創始人雷軍的轉發與祝賀。
據官方數據顯示,本屆ICCV共接收了11239篇有效論文投稿,但經過嚴格篩選,最終僅有2699篇得以收錄,錄取率低至24%,競爭異常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小米AI團隊的兩篇論文脫穎而出,無疑彰顯了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創新能力。
其中一篇論文聚焦于視頻理解大模型核心技術Q-frame,這是小米AI團隊自主研發的創新成果,被譽為行業首個實現動態幀選擇與分辨率自適應的框架。尤為Q-frame無需訓練即可即插即用,為各類視頻理解大模型提供了強大的基座支持。另一篇論文則介紹了大模型持續學習框架Any-SSR,這是小米AI團隊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研發的成果,成功攻克了大語言模型在持續學習過程中的“災難性遺忘”難題,實現了知識的完美保留與新知識的無縫學習。
小米的AI技術不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已廣泛應用于公司的多條業務線中。此次入選的兩篇論文中的技術成果,也已深度融入手機、汽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多個業務領域。以小米YU7手機為例,其哨兵模式便采用了Q-frame核心技術,能夠智能區分普通環境干擾與潛在危險行為,幫助用戶高效提取視頻中的有效信息。
屈恒在分享中表示,AI、芯片與操作系統構成了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三大核心賽道。在2025年的300億研發投入中,小米計劃將四分之一的資金用于AI相關方向的發展。這一戰略部署不僅體現了小米對AI技術的重視,也預示著未來小米將持續推動AI技術在各業務板塊中的深度應用,致力于將最前沿的AI技術轉化為可交付的產品與服務,為用戶帶來更加智能、便捷的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