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在一檔央視財經節目中,針對圍繞鴻蒙操作系統的“安卓套殼”爭議做出了詳細回應。他解釋了鴻蒙系統在早期設計中采用雙框架的初衷,主要是為了減少應用遷移過程中的挑戰,確保用戶能夠平穩過渡。而鴻蒙5.0版本的問世,則標志著該系統將全面邁入自主開發的應用生態時代。
余承東進一步指出,操作系統生態的建設始終面臨一個經典難題:是先有用戶基礎還是先有完善的生態。如果等到生態完全成熟再推出系統,可能會因為缺乏用戶支持而難以立足;反之,如果過早推出,又可能因應用適配問題影響用戶體驗。因此,鴻蒙系統初期選擇兼容安卓應用,以保障用戶的基本功能需求。隨著鴻蒙5.0的逐步推進,華為已經在重構核心應用上取得了顯著進展,預示著未來鴻蒙生態將實現完全獨立。
談及生態遷移的艱巨性,余承東坦誠地表示,歷史上不乏因遷移難度過大而導致失敗的案例,開發者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為了加速這一進程,華為采取了技術優化和資金支持雙管齊下的策略。目前,微信、抖音等主流應用在鴻蒙系統上的表現已經有了顯著提升。余承東還強調,鴻蒙系統的最終愿景是構建一個覆蓋消費終端及工業領域的全場景自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