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家電行業的兩大巨頭格力與小米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話題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這次,爭議焦點圍繞著空調銷量排名及售后服務政策展開。
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在社交媒體上再度發聲,針對此前奧維云網數據引發的銷量排名爭議進行澄清。他指出,真正多變的是網絡上流傳的未經證實的圖表,而該圖表仍被小米高管盧偉冰轉發在微博上,引發廣泛討論。朱磊還巧妙地對盧偉冰所提及的“權威機構”數據圖提出了質疑,此舉迅速在網絡上引起共鳴,網友紛紛站隊,既有對小米的調侃,也有對格力遭遇誤解的同情。
值得注意的是,盧偉冰曾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對于短期的銷量排名并不十分在意,更看重的是長期市場格局的變化以及最終的市場歸屬。然而,當格力方面提出新的數據證據后,盧偉冰轉發的那張圖表仍未被刪除,這一行為引發了外界的不解,連部分小米粉絲也感到困惑。
朱磊的此番喊話,不僅是對銷量排名爭議的正面回應,更是格力的一次策略性布局。他在微博中強調格力“十年免費包修”的承諾,巧妙地將公眾視線從短期銷量競爭引導至格力的長期品質與服務優勢上。這一策略,無疑是對消費者心理的精準把握——在購買決策中,品質與售后服務往往比銷量排名更為重要。
對于消費者而言,“十年免費包修”無疑是一項極具吸引力的售后服務政策。格力敢于推出如此長期的服務承諾,背后依托的是其強大的技術實力、供應鏈控制能力和完善的線下服務體系。這一政策不僅彰顯了格力的行業自信,也讓其他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然而,家電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尤其是線上市場,新興品牌層出不窮,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格力此時邀請小米加入“十年包修”行列,既是對行業格局變化的敏銳洞察,也是試圖通過重申高標準服務政策,重新確立行業領導地位。
對于小米而言,這一邀請無疑構成了雙重挑戰。一方面,長期包修政策將大幅增加其成本,尤其對于利潤空間有限的小米空調產品而言,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另一方面,小米在線下服務網絡的建設上尚無法與格力數萬家門店相媲美,盡管正在努力通過“送裝一體”等服務提升用戶體驗,但與傳統巨頭相比仍有差距。
格力的這一策略,無論結果如何,都堪稱高明。它不僅呼吁行業關注長期品質,還借此機會凸顯了自身的優勢,同時為競爭對手設置了難以逾越的門檻。對于消費者而言,企業間的良性競爭無疑是一件好事,它將促使企業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最終,消費者將根據自身需求,在“十年包修”的格力與“智能生態聯動”的小米之間做出選擇。這場由銷量排名引發的“較量”,或許將成為推動家電行業品質與服務升級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