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如今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配飾,它們不僅時尚,還承載著健康追蹤、信息提醒以及睡眠質量監測等多重功能。然而,這些便捷設備所提供的算法數據究竟有多可靠,近期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揭示了真相的一角。
近期,一項針對智能手表卡路里追蹤算法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MailOnline 報道了一項科學實驗,該實驗選取了七款來自知名制造商的智能手表,旨在測試它們在追蹤卡路里消耗方面的準確性。實驗結果顯示,Apple Watch Series 10 的表現最為出色,其數據與實驗室控制結果的誤差在10%以內,成為唯一一款接近這一精度的設備。
這項測試在倫敦的一家高精度實驗室進行,測試過程嚴格而細致。參與者首先接受了基礎代謝率測量、雙能X線吸收法(Dexa)掃描等身體成分分析,以及多項醫學評估。隨后,他們登上固定自行車,通過氧氣面罩和醫療級心率監測儀測量最大攝氧量(VO2 max),以獲得盡可能準確的卡路里消耗數據。這些數據被用作基準,與七款智能手表的數據進行對比。
對比結果顯示,Apple Watch Series 10 的匹配度高達92%,緊隨其后的是Oura Ring 4和三星Galaxy Watch Ultra LTE,分別達到了86%和78%。然而,并非所有設備都表現出色,Garmin Vivoactive 6的匹配度高達112%,但這并非因為其數據更準確,而是因為它高估了卡路里消耗12%。相比之下,Apple Watch Series 10雖然低估了8%,但其整體準確性仍然領先。
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關鍵問題:智能手表的算法準確性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專家指出,這些設備主要依賴于相對簡單的傳感器和數據收集方法。這些算法背后的某些方程式甚至可追溯至一個多世紀前,其準確性早已無法滿足現代需求。My Vital Metrics 實驗室負責人歐文·哈欽斯表示:“可穿戴設備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人們認為它們能提供個性化的數據。但現實是,它們使用了一整套算法來預測你的狀況,而非真正測量。”
值得注意的是,實驗結果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上述92%的準確率僅針對該特定測試對象,若換用另一名測試者進行相同實驗,結果可能會有所變化。然而,對于蘋果用戶而言,Apple Watch Series 10在追蹤卡路里消耗方面的準確性無疑是一個亮點。其他科學測試也表明,該設備搭載了目前最為準確的心率傳感器之一,這或許為其在卡路里追蹤方面的出色表現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