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特爾前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的一番言論,在科技行業內掀起了波瀾。他坦誠地承認,在其掌舵期間,英特爾對于人工智能(AI)的發展反應遲鈍,判斷失誤。
據外媒深入剖析,英特爾在AI領域的表現確實不盡人意。盡管多年來,公司一直在尋求在AI加速器和機架級解決方案上有所突破,但始終未能拿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其推出的Gaudi人工智能加速器,盡管備受期待,但并未得到云公司的廣泛接納。基辛格曾一度將“推理”視為AI發展的關鍵,卻忽視了英偉達等公司在模型訓練領域的深遠布局。他甚至曾將英偉達的CUDA技術比作“護城河”,然而,除了至強Xeon服務器CPU外,英特爾在AI領域幾乎無法與英偉達相抗衡。
如今,英特爾在AI領域的遲緩行動已顯現出其弊端。原本備受矚目的加速器項目Falcon Shores已被迫取消,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正試圖通過Jaguar Shores項目進軍機架級市場。然而,這一領域早已被英偉達和AMD等競爭對手深耕多年,英特爾想要迎頭趕上,顯得尤為艱難。
外媒普遍認為,英特爾在AI領域已經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英特爾不僅難以在新領域取得突破,就連維持現有業務也顯得力不從心。這一系列的困境,無疑為英特爾未來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