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科技領域傳來消息,極越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夏一平遭遇了一系列企業經營上的波折。據悉,夏一平名下的兩家公司——“青島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與“義烏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均已被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具體而言,這兩家公司由于市場監管人員無法通過其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取得聯系,因此被青島市李滄區和義烏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別標記為經營異常。這一信息已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均成立于2023年10月的公司,不僅法定代表人同為夏一平,且注冊資本均為1000萬元人民幣。它們的業務范圍廣泛,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的整車銷售、生產測試設備銷售以及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運營等多個領域。追溯股權結構,這兩家公司均由集度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事實上,這并非集度科技旗下公司首次遭遇此類問題。今年早些時候,集度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同樣因類似原因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隨后廣州集度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也步其后塵。這一系列事件無疑給極越及其管理層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更令業界關注的是,夏一平個人還新增了兩條限制高消費的信息,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其公眾形象的危機。
然而,在困境之中,也有積極的聲音傳出。據稱,原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在社交媒體上透露,極越公司破產的可能性不大,集度董事會已同意進行重組,并正與3至4家潛在重組方進行洽談。這一消息或許能為極越的未來帶來一絲曙光。
回顧去年12月,夏一平曾發布內部信,宣布極越汽車進入創業2.0階段,并提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堅持核心技術投入、加強銷售服務能力建設、合并職能重復部門和崗位以及削減短期內無法提升財務表現的項目等。他還通過視頻會議與全體員工坦誠溝通,表示公司將立即調整策略,管理層將全力以赴與大家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