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療設備制造商Masimo與科技巨頭蘋果的專利糾紛持續升級。最新進展顯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已向聯邦法院提交動議,要求駁回Masimo針對其8月1日決定的訴訟,并強調地方法院對此案缺乏管轄權。
這場持續逾兩年的專利戰始于2023年1月。當時Masimo指控蘋果Apple Watch系列智能手表侵犯其血氧檢測技術專利,并推動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介入調查。2023年底,ITC作出關鍵裁決,對搭載爭議功能的Apple Watch Series 9和Ultra 2實施進口禁令。蘋果隨即采取技術規避措施,通過軟件更新禁用血氧檢測功能,但保留硬件傳感器以維持市場供應。
2025年8月,蘋果宣布推出"重新設計"的血氧檢測方案,將核心計算功能從手表轉移至iPhone端。這一技術調整迅速獲得CBP認可——8月1日,該機構批準恢復相關產品進口,并允許用戶通過后續軟件更新重新啟用血氧功能。此舉立即引發Masimo強烈反彈,該公司于8月20日向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CBP在未聽取其意見的情況下擅自改變立場,構成程序不公。
Masimo在訴狀中強調,CBP的決定實質上使ITC的排除令形同虛設,嚴重損害其在美市場份額。該公司同時申請臨時限制令和初步禁令,要求CBP撤銷進口許可并恢復對蘋果產品的限制,否則將面臨"不可挽回的商業損失"。作為核心論據,Masimo指出蘋果的新技術方案仍依賴其專利核心算法,僅通過設備間數據傳輸實現形式上的規避。
面對指控,CBP在最新動議中援引"雷神盆地煤炭公司訴雷奇案"先例,強調國會已為專利排除令爭議設立專門審查程序。根據該程序,相關方應首先通過ITC提出異議,對裁決不服方可上訴至聯邦巡回法院,而非直接向地方法院提起訴訟。CBP同時指出,Masimo仍可通過兩種途徑繼續維權:一是請求該機構重新審議8月裁決,二是通過ITC附屬程序主張蘋果新方案仍構成侵權。
目前,這場涉及技術專利、行政程序與司法管轄權的復雜爭議已進入法律拉鋸階段。蘋果方面尚未對CBP動議作出公開回應,而Masimo則堅持認為,唯有通過司法審查才能糾正行政機構"越權"行為。隨著案件推進,美國專利保護體系與行政自由裁量權的邊界問題或將引發更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