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一假期的腳步日益臨近,眾多職場人士原本期待的機票價格大幅下降卻并未如約而至。相反,一些人因猶豫不決而錯過了早前的低價機票,只能眼睜睜看著價格一路攀升。
在社交媒體上,一些網友甚至嘗試起了“玄學”方法,試圖“反向馴服”購票平臺的算法。他們發布帖子,反復書寫“機票太貴,不去了”,并表達對航空公司的忠誠,同時強調自己每天都在密切關注特定航線的機票價格。然而,這些努力似乎并未得到購票平臺算法的青睞,低價機票依然難覓。
實際上,節假日低價機票難尋的現象與航空公司當前疲軟的盈利狀況密切相關。根據航空公司發布的財報,國航每運送一名乘客飛行一公里的收入僅為0.53元,南航更是低至0.48元。2024年,中國國航雖然實現營收1666億元,但凈利潤卻虧損了2.37億元;南方航空的處境更為艱難,營收達到1742.24億元,凈利潤卻虧損了16.96億元。
為了改善盈利狀況,航空公司紛紛采取措施開源節流。南航不僅收緊了第三方銷售渠道,甚至將部分航線的飛機座椅換成了更輕薄的款式,以降低運營成本。然而,這些措施并未能帶來機票價格的顯著下降。
與此同時,飛機的上座率卻因機票價格下跌而暴漲。據中國航協的數據顯示,去年乘坐飛機的人數創下了新高,但經濟艙的平均票價卻下跌了10%,每公里收益更是縮水了12.5%。這一趨勢在五一假期前夕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5月8日上海至北京的機票最低價格僅為360元,而高鐵票價則普遍在570元以上。
面對這樣的市場狀況,不少消費者開始選擇錯峰出行,以避開高峰期的機票價格。而航空公司也在努力調整策略,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