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境內外金融機構落地海南投資興業。就海南現階段金融發展水平來講,先行先試的金融開放政策持續出臺,利好的稅收政策和切實的封關運作使海南自貿港成為我國金融開放的最前沿的陣地之一。海南自貿港將現有的政策和基金的特點相結合,制定了私募基金的相關稅收政策。海南·云上基金小鎮為大家整理分享海南私募創投類企業如何享受“雙15”稅收政策。

創投企業享受所得稅15%需滿足什么條件?
創投企業在海南需存在“實質性”經營,“實質性”經營的要求為:
1、企業在海南有正常租用的辦公場地,辦公場地可在:眾創空間、孵化器、園區、獨立商務辦公樓;
2、有在職人員辦公,包括但不限于:行政人員、財務人員、商務人員、技術人員、高管等;
3、財務核算須在海南,即財務賬本管理、發票開出、業務合同存放等相關財務資料結算需在海南;
4、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為創投企業或在海南省發改委被備案為創投企業。
個人/高管享受所得稅15%需滿足什么條件?個人或高管在海南享受個稅15%具體要求為:1、本人與海南所在單位簽訂1年及以上勞動合同;2、個稅繳納需達到6個月及以上,同時包含本年度12月份的社保繳納;3、完成高層次人才認定,認定可從兩個方面進行: 3.1、從個人薪資收入上進行認定,個人年收入達到30萬及以上即可認定 3.2、從個人專業技能上進行認定,如從事工程技術人員、財務人員、基金從業人員等。注:高層次人才認定僅是對該人員的能力認定,不強制要求認定后必須落戶
就海南私募基金而言,《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列明“創業投資”業務屬于鼓勵類的范疇,可以理解,從事創業投資的海南私募基金企業可以據此獲得稅收優惠,另一方面,如果海南私募基金投資于鼓勵類產業,如對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等,也能間接獲得稅收優惠。
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就私募基金企業而言,基金經理、金融管理人才、金融公關人才、金融數據分析人才、金融法律人才、金融財會人才、金融審計人才等都屬于緊缺人才的范疇,而即使企業員工未被明確列入目錄名單中,但只要薪酬水平達到標準的,同樣可以享受個稅優惠政策。
地方優惠政策(以海口為例)

海口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22年《海口市促進基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優惠政策指出:
# 鼓勵本地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提升管理規模。對符合特定條件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按照當年管理費收入的3%相應比例給予獎勵。
# 引導私募基金機構實地辦公。對新注冊或省外遷入海口在本市無自有辦公用房的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機構在海口區域內租用辦公用房給予三年不超過50萬元的房租補貼。
# 明確私募基金機構注冊流程和辦理時限。各區、各重點園區接受完整注冊申請材料后,兩個工作日內向市金融管理局提交社情;市金融管理局在兩個工作日內出具注冊推薦函并報送省市場監管局,抄送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海南證監局;市市場監管局收到省市場監管局轉批的推薦函后一個工作日內為企業辦理工商注冊。

近幾年來為促進私募基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國內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趨嚴,整體處于收緊狀態。在此背景下,海南為私募基金注冊放開的窗口與綠色通道頗為珍貴。除了優惠的政策,良好的營商環境及發展前景也是創投機構關注的焦點,了解更多可點擊海南·云上基金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