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業2024年業績遭遇滑鐵盧,北方代理商直言銷售困境。
近日,蒙牛乳業發布了其2024年度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營收大幅下滑,歸母凈利潤更是縮水嚴重。這一消息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而蒙牛北方某城市的代理商張成,對過去一年的經營情況更是感慨萬千。
“2024年蒙牛賣得不好,一年下來大概虧了十萬。”張成在接受采訪時透露,進入2025年后,蒙牛液態奶的銷售情況依舊沒有好轉,動銷緩慢,生意愈發艱難。
蒙牛財報顯示,公司2024年營收為886.75億元,同比下滑10.1%;歸母凈利潤為1.05億元,同比下滑高達97.8%。盡管業績大幅下滑,但資本市場對蒙牛仍持樂觀態度,財報發布后,蒙牛股價一度上漲超過8%。
分析人士指出,蒙牛此次利潤大跌,主要源于商譽減值,對貝拉米和現代牧業兩大子公司的減值撥備合計影響凈利潤43.3億元。然而,蒙牛液態奶業務的下滑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2024年液態奶業務營收為730.66億元,同比下滑10.97%。
回顧蒙牛的發展歷程,自2016年起,蒙牛在盧敏放的帶領下,開啟了高速擴張模式,先后收購了現代牧業、高科奶業、貝拉米、妙可藍多等品牌。然而,這些收購并未給蒙牛帶來真正的第二增長曲線,反而拖累了公司的營收。
以貝拉米為例,蒙牛在收購后并未能挽救其營收下滑的趨勢。貝拉米天貓旗艦店在售產品以米粉、兒童輔食為主,奶粉產品僅有4款。財報數據顯示,貝拉米在被收購前的2018年營收約為16億元,而到了2020年,僅為蒙牛貢獻收入10.3億元。
與此同時,蒙牛的奶粉業務也整體表現不佳。近三年來,蒙牛奶粉業務的營收幾乎減半。盡管如此,蒙牛仍未放棄對奶粉業務的投入和期望。新總裁高飛在財報會上表示,剔除貝拉米減值影響后,蒙牛的奶粉業務仍有盈利。
為了緩解經營壓力,蒙牛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幫助經銷商疏導庫存、裁員、削減廣告費等。然而,這些措施并未立即見效。張成表示,實際經營中壓貨、串貨的情況仍然很多,銷售情況良好的產品僅限于特侖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地推出的育兒補貼細則,為蒙牛等乳企帶來了新的機遇。蒙牛、飛鶴、伊利等乳企紛紛跟進,推出各自的生育補貼計劃。國泰海通證券認為,這些政策有望推動奶粉、液奶等品類景氣度的修復,加速原奶行業供需缺口的收斂。
進入2025年以來,整個乳品行業已呈現好轉的態勢。原奶供需有望趨于平衡,這對于正處于調整期的蒙牛來說,無疑是一個重新起跳的機會。蒙牛能否抓住這一機遇,實現業績的反彈,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