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期再次強調其在輔助駕駛技術上的立場,堅持采用純視覺處理方案,并聲稱這一決策旨在推動安全、智能且經濟實惠的駕駛輔助產品的普及。
據特斯拉透露,其視覺處理技術融合了先進的端到端神經網絡架構,并基于海量的真實道路數據進行訓練。這種技術方案能夠在多樣化的駕駛環境中提供更加安全、智能的路徑規劃。特斯拉方面進一步指出,他們并不依賴于昂貴且復雜的傳感器,而是依靠高效的算法和龐大的數據資源來實現技術的領先。
這一表態引發了業界和網友的廣泛討論。除了技術路線的優劣之爭,特斯拉輔助駕駛功能的高昂價格也成為了熱議的焦點。在中國市場,特斯拉車型中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選裝費用高達6.4萬元,這一價格遠超國內其他車企的同類服務。
相比之下,小鵬、理想、小米、零跑等國內品牌已經將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作為標配,或以極低的價格提供選裝服務,部分品牌甚至完全免費開放該系統。例如,華為生態下的鴻蒙智行車型,雖然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原價為2萬元,但經過廠商補貼后,用戶實際僅需支付1萬元,僅為特斯拉選裝價格的六分之一。
網友對此紛紛發表評論,指出特斯拉的輔助駕駛選裝費用已經接近一輛國產普通家用轎車的價格,這樣的價格門檻顯然難以讓普通消費者接受。不少網友表示,雖然特斯拉的技術領先,但高昂的價格卻讓人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