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中國近期悄然啟動了2025年返校季的特別優惠活動,這一消息迅速在各大社交平臺及二手交易平臺上引發了熱烈反響。不少學生發現了其中的商機,開始利用自己的學生身份為他人有償代購享受教育優惠的產品。與此同時,一些商家也瞄準了這一市場,批量收購學生資質,以提供此類購買服務。
據紅星新聞報道,有律師指出,這種代購行為本質上屬于“學生先以個人名義購買再轉售”。消費者在購買時需格外警惕,因為雙方之間往往沒有正式的委托關系。為了確保所購商品符合自身需求,消費者應當妥善保存產品規格、交易細節等相關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利用教育優惠購買產品后再轉售給他人,可能構成對商家(即蘋果公司)利益的惡意損害。根據民法規定,一旦這種行為被發現,蘋果公司有權要求代購者返還財產并賠償損失。
從具體案例來看,此類交易不僅違反了蘋果教育優惠活動的規則,還可能給消費者帶來潛在的風險。如果平臺發現此類交易,訂單可能會被取消。即使交易未被察覺,一旦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或需要售后服務,由于購買渠道非正規,消費者可能會遭遇商家拒絕服務或推諉責任的情況,從而難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律師還提醒,蘋果教育優惠活動是為了惠及廣大學生群體而設立的,不應被用作商業牟利的工具。學生和商家應當遵守活動規則,共同維護一個公平、健康的購物環境。
在此背景下,消費者在購買享受教育優惠的蘋果產品時,應當選擇正規渠道,避免陷入不必要的糾紛和風險之中。同時,也呼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打擊此類違規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