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蘋果即將推出折疊屏iPhone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其潛在的售價成為熱議焦點。作為旗艦級產品,外界普遍預期其價格不菲。瑞士銀行近期也加入了這一討論,對折疊屏iPhone的未來定價進行了深入分析。
據瑞銀估算,這款折疊屏iPhone的物料成本大約在759美元(約5445元人民幣)。基于這一成本,瑞銀預測其市場售價可能會在1800至2000美元之間(約12914至14349元人民幣)。作為金融專家,瑞銀在分析成本和定價方面顯然擁有更高的可信度。
然而,在中國市場,蘋果不太可能直接采用這一價格區間。蘋果有其獨特的定價策略,即所謂的“蘋果匯率”。以當前最貴的iPhone 16 Pro Max為例,美國官網定價為1199美元起,而在中國官網則對應為9999元人民幣起,換算匯率約為1:8.34,這也是目前所有iPhone款式中“匯率”最高的。
若以這一匯率估算,并考慮吉祥數字因素,國行版折疊屏iPhone的售價預計將在14999至16999元人民幣之間,這一價格區間與三星、華為的折疊屏手機售價相近。
瑞銀的定價預測并非空穴來風。他們通過對三星Galaxy Z Fold特別版進行拆解分析,得出其物料成本約為790美元。基于此,瑞銀推測折疊屏iPhone的物料成本將比三星這款手機低4%,因此設定為759美元。若以1800至2000美元的價格出售,瑞銀預計每臺折疊屏iPhone的利潤率將達到驚人的53%至58%,這也解釋了蘋果為何能長期穩坐全球手機品牌榜首。
關于折疊屏iPhone的屏幕技術也有新進展。分析師郭明錤透露,蘋果已決定放棄自研方案,轉而采用三星顯示的現有方案。該方案采用由Fine M-Tec設計和制造的鉸鏈,能有效分散和控制屏幕折疊時產生的應力,使屏幕幾乎無折痕。這一決定無疑為蘋果折疊屏iPhone的顯示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著明年折疊屏iPhone的發布日益臨近,蘋果能否帶來令人驚嘆的表現,成為業界和消費者共同關注的焦點。